2018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测试试卷(四)

时间:2018-10-20 17:34:56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初中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测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人类出现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的时间是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文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3.()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

4.下列属于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的是()

A.校园设施B.教风

C.学校的传统D.学校人际关系

5.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终结果

6.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  C. 知识本位论D. 能力本位论

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D. 生本课程

8.下列教学方法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的是()

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

C.练习法D.实践活动法

9.乌申斯基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A.直观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0.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 实验法B. 练习法  C. 作业法  D. 演示法

11.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是()

A.民主管理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常规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

1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

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13.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

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4.容量平均值约为7个组块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

C.形象记忆D.动作记忆

1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为()

A.错觉B.联觉

C.感觉补偿D.感觉对比

16.被称为内部动机,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属于()

A.复述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

17.心理学中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D.蝴蝶效应

18.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的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方式是()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

C.沉思型D.冲动型

19.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它明确的含义。这种知觉特性称为()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选择性

20.亮亮害怕上学,一进校门就惶恐不安,千方百计地逃学旷课,其心理问题属于()

A.学校恐惧症B.过度焦虑反应

C.学习困难综合征D.厌学症

21.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A.刻板现象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D.定势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2.教学具有教育性。

3.差别感受性强的人差别感觉阈限高,两者成正比关系。

4.首因效应等同于近因效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生活教育的基本途径。

2.怎样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3.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试简述人格的结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迷了,当问他准备了多长时间时,他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节课的准备只用了15分钟。”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备课的认识。

2.这一周,唐老师想在他的初一数学课上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上课开始时,他让班级数学成绩一贯很好的李娜在黑板上解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以给同学们演示她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李娜不负众望,认真解题。但与此同时,张强同学一直在和他邻座的同学说话,破坏班级秩序,而且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讲话。唐老师已经警告过张强一次,可是他仍然与别人说笑。唐老师为了不让他打扰李娜的演示和同学们的思考,就把他带到楼道进行隔离,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一会儿,李娜解完题,唐老师表扬了她。当唐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在黑板上解题时,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1)试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评价唐老师对张强同学课堂不良行为的处理。(6分)

2)请用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唐老师尝试的新的教学方法。(6分)

3)用所学的相关学习理论分析为什么有许多同学都愿意在黑板上解题。(6分)

教师资格统考测试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2.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B【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4.C【解析】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

5.A【解析】只有当一个人的遗传素质达到成熟之后,再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因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6.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题干描述的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7.B【解析】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8.A【解析】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

9.B【解析】“理论不能脱离实际”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和运用要求。

10.D【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题干中的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体现了对演示法的运用。

11.C【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12.B【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心理学基础。

13.D【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能“一题多解”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强。

14.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为7。

15.B【解析】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6.B【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属于内部动机。

17.A【解析】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18.B【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19.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20.A【解析】恐怖(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g根据题干描述可知亮亮的心理问题为学校恐惧症

21.D【解析】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二、辨析题

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①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规律与特有的社会功能,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②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教育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的特性。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当作绝对的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2.(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①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内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递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统起来。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是思思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水平的据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要防止两种极端傾向。

3.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称小可觉差;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相同,都成反比关系,差别感受性越强,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4.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初效应。在通常情况下,印象形成过程中首因效应的发生更常见。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近效应。近因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不断有引人注意的新信息出现,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因此,二者是不同的。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关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3)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要,关注丰富的社会生活,提高科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 1创设思维氛围;(2激发思维兴趣;(3培养直觉思维;(4训练发散思维;(5发展逆向思维等。

4.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等方面。(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2)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3)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4)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材料中,老师的话体现了他对备自我的重视。

2)教师备好课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具体有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还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1)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有机体做出的行为与随后出现的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唐老师对张强的处理属于惩罚的一种,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但是,唐老师对张强的处理也存在不足。惩罚的运用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即指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在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后给予强化。唐老师只是对张强实施了惩罚,并没有选择一种替代反应进行强化,这样可能会导致张强以后仍会出现这种不良行为。

2)①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的形式。

②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使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材料中唐老师所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在保持过程中,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语言的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在复现过程中,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会受强化的影响。其中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材料中之所以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就是因为受到了替代强化的影响。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