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5月16日)

时间:2018-05-16 08:51:29责任编辑:shanxiang00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备考推荐:2018年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资格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资格证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2.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3.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5.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
A.设置目标
B.列提纲
C.寻求同学帮助
D.做笔记
6.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总目标,对学习时间做出总安排,并列出学习日程安排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7.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杜威
8.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9.下列不属于班主任的作用的是(     )。
A.组织者
B.领导者
C.教育者
D.指导者
10.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
A.教师
B.学生
C.学校管理人员
D.少先队组织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1)信号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在上述八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成是五种学习类型。它们分别是:(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2.B【解析】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是一个不断地盲目尝试、淘汰错误反应、保留正确反应的渐进过程。他认为,在尝试一错误学习过程中,应遵循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D【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要不断地思考,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转换,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检验,并且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管理和反思。
4.B【解析】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有:(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与批注。2.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就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1)列提纲;(2)利用图形;(3)利用表格。
5.A【解析】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6.C【解析】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7.A【解析】“班级”一词正式使用: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班级的理论基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后来,这一教学模式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
中国的班级组织形式: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在“癸卯学制”中正式确立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使其在中国逐步推广开来。
8.C【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在管理对象中,“人”主要是指学生,他们是管理的直接对象和要素。
9.D【解析】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10.B【解析】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从确定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的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