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8月14日)

时间:2016-08-14 12:03:36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6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2.世界上早的智力测验是(  )

A.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3.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这种气质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  )

A.目的性较差   B.缺乏精确性

C.缺乏顺序性   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

5.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的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班杜拉

6.“拔苗助长”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式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直观性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8.同一个问题在以前历年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各个层面的问题,把它们揉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思考、类比、归纳、总结、改进,以达到温故知新之效。这属于(   )

A.横向反思   B.纵向反思   C.集体反思   D.个人反思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方针中,(  )是根本要求。

A.改革创新  B.育人为本  C.促进公平   D.提高质量

10.“隐性课程”一词是由(  )首先提出的。

A.杰克逊   B.博比特   C泰勒   D.斯腾豪斯

二、简答题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四、材料分析题

1.在一次小学语文写作课上,李老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以前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平行管理的概念。

2.A【解析】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3.D【解析】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4.D【解析】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表现如下: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缺乏精确性、缺乏深刻性。小学生的观察力缺乏深刻性的体现是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使得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5.A【解析】略。

6.B【解析】略。

7.A【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8.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纵向反思的内涵。

9.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

10.A【解析】“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其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2)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李老师的评价观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第四,李老师的做法能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