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网最新发布调取文章标题,百余名师精心编写海量模拟试卷供考生考前刷题备考,可按CTRL+L收藏网页或复制【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7月13日)全文内容到word文档,免费下载练习。
1.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水平。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6.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7.“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体现了( )的观点。
A.教育的无目的论
B.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8.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
A.国家干部
B.专业人员
C.公务员
D.自由择业者
9.“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10.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桑代克
【参考答案解析】
1.D【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D【解析】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
3.B【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4.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在每个阶段内,每个儿童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在他们发展过程中,常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5.D【解析】一般的,IQ大于140为天才,130~140智力超常,120~130智力优秀,110~120智力中上,90~110智力中等,80~90智力中下,70~80临界状态,小于70智力低下。
6.B【解析】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7.A【解析】此观点体现了教育无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8.B【解析】《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9.B【解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受尊重的权利。
10.B【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理论是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更多【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7月13日)相关试题内容,请进入招教网试题下载频道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筛选查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