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试卷(三)

时间:2018-09-19 15:03:17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6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
分。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
A. 推动社会发展 B. 增强人的体质
C. 增进社会公平 D. 促进人的发展
2.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
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易混)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3. 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
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 )
A. 叙事型 B. 讨论型
C. 表演型 D. 体验型
4.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常考)
A.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
C. 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 D. 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5.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 )
A. 道德知识的传授 B. 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C. 道德信念的培育 D. 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6. 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 )
A. 查找传染病源 B. 救治传染病人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
7. 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信息,可靠的信息来源
是( (易错)
A. 教育论文 B. 教育年鉴
C. 教育辞书 D. 教育著作

8. 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地给自己点了个赞。这种情感属
于( )
A. 美感 B. 道德感
C. 理智感 D. 责任感
9.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 勤奋感 B. 主动感
C. 自主感 D. 自我同一感
10. 小军在上幼儿园时,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
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1. 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
A. 稳定、外在、不可控制归因 B. 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C. 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制归因 D. 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12. 在下列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 )
A. 强化法 B. 暂时隔离法
C. 系统脱敏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13. 我国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思想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14. 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问题,王老师直接批评了聪明外向但不认真思考的
小明,对内向胆小的小红则耐心启发。他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 启发诱导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势利导原则
15.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依据( )
A. 教学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模式 D. 考试成绩
16. 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

A. 层次性 B. 等量性

C. 等价性 D. 主次性
17. 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内容,这种课程属于()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课程 D. 合并课程

18. 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
种评价属于()(常考)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19. 学生在课堂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合
作探究。这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
(易混)
A. 在线课堂 B. 网络课堂
C. 虚拟课堂 D. 翻转课堂

20.“同学们,每到春天校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花儿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带着
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张老师所运用的导课方式属于()
A. 设疑导入 B. 温故导入
C. 释题导入 D. 故事导入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 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22. 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2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概念,你如何理解?(常考)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 小辉个子矮小,家境又不好,常常受到同学们的歧视。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对同学们进行教
育,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王老师只好另辟蹊径。
小辉生日的早晨,同学们走进教室,惊讶地发现小辉的课桌上有一个漂亮的盒子,上面写着
“天使的礼物”,小辉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惊喜地看到一个生日蛋糕。在同学们“生日快
乐”的歌声中,他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蛋糕。同学们边吃蛋糕边猜测这位送礼物的“天
使”是谁?望着同学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王老师说道:“天使代表着圣洁、善良,专
门为人们传播真、善、美,她是不愿意披露自己姓名的,但她确实生活在我们中间,小辉是咱
班第一个收到天使礼物的人,相信天使不但会把爱带给小辉,也会带给别的同学,而我们每
一个同学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天使,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需要温暖的人。”
从那以后“,天使的礼物”经常出现,同学们都能够相互关心、平等相处。
问题:
1)请对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进行评析。(10分)
2)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10分)
25. 肖老师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他问同学们:“大家喜欢老师
用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热烈;黄色代表富贵、权利;蓝色代表大海、
和平;绿色代表希望、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您用绿
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么定了。那么,在批改作业中,你们喜不喜欢打‘
’?”
“不喜欢!”从那以后,肖老师一直坚持用绿色笔来批改作业,且不用“
”,改用“?”和批语。
这一“绿色批改”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他批改的作业,不仅纠错能力得到
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问题:
1)请对肖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10分)
2)谈谈教师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
分,共
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
会,
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
26.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分析“饥”“贫”二字的构字特点。(10分)
3)分析学生写“暖”字时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并设计完整的写字指导过程。(20分)
27.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对应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28.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The natural world
Insects
Look and learn
ladybird bee butterfly ant
Look and say
what is it?
It is ....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英语儿歌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9.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唱该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该歌曲的学习,设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教学环节并说
明理由。(
20分)
30.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行进间运球
动作方法:向前运球时,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
蹬地运球前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
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行进间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何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31.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学生作品
为以下绘画步骤排顺序:
□上颜色 □仔细观察镜中的自己 □画脸形 □画五官和头发
画自己
这幅画是我国著名画家 徐 悲 鸿 年 轻 时 的 自 画像。画面上炯炯有神的双眼、红扑扑的脸庞,表现了
画家对艺术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自画像(油画) 1924 徐悲鸿
说一说,想一想:
1. 说一说,你的脸型像什么
形状,五官有哪些特点,也可以请
同学补充。
2. 你想突出自己的哪个特
点。你打算怎样画?
艺术实践:
坐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
特点,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然后向
同学们展示你的画,说说你的画。后
全班同学将自画像展示在黑板上。
盛装的我
学生作品 画自己
我棒
评一评:
我知道了我的脸形特征。
看谁把自己的相貌特征表现得
突出?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肖像画?肖像画要着重表现什么?什么是自画像?(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016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题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B【解析】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生物起源说”的内涵。

3.A【解析】叙事型是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调动大家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大家的共鸣。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叙事型的内涵。

4.D【解析】人类维持生命的需要和延续群体生命的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人类创造、积累的群体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规范及准则的传承。由于这些经验和准则都不是从儿童天赋中自然生长起来的, 而须通过学习才能够获得和掌握,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年青一代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能,根据社会化生存的特点向儿童传授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便成为满足维持生命的需要和满足延续群体生命的需要的要手段。这种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根本的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5.B【解析】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6.C【解析】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包括:(1)发现和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题目要求是“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则应该是切断传播途径。

7.B【解析】教育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教育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重要教育发展情况档案,也属于资料性工具书。主要作用是向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教育事实资料,便于了解教育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故对于李老师来说,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教育年鉴。

8.C【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欣欣解决了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给自己点赞是理智感的体现。

9.A【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在这个时期, 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

10.C【解析】上幼儿园时的小军还处在自我中心期, 此阶段他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集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而他到了三年级,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就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知道送给妈妈喜欢的发夹。

11.A【解析】题干中小丽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这是归因于任务难度,即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12.D【解析】理性—情绪疗法(RET),又称合理情绪疗法,20 世纪50 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

13.B【解析】《论语》是早记载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

14.B【解析】针对不同的学生,王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15.B【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6.C【解析】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

17.A【解析】融合课程又称合科课程,就是把性质相关的学科合并,构成一种范围较广的新学科。例如,将政治、历史、人文地理合并为社会科学, 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合并为自然科学。题干中的小学《科学》即属于这种课程。

18.C【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题干的描述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内涵。

19.D【解析】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完成,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 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是通过协作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

20.A【解析】设疑导入是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进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一类教学导入形式。题干中张老师通过“花儿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体现了对设疑导入新课方式的运用。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21.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22.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2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终身学习” 的基本概念,你如何理解?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1)面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儿童世界的不断变化,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终身进行专业学习。只有当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使得教师的发展不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延伸、覆盖教师职业生涯和实践的全过程,教师应当成为具有专业反思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3)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为具有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小学教师既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又是与小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小学教师要了解社会的变革和教育改革与发展,了解不同年代儿童的变化, 同时还要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断追求新知和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提升教育智慧。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24.1)①王老师设计的这个“天使的礼物”的活动属于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引导下,由班级学生共同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班队活动。班队活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充实。材料中的王老师在面对小辉受同学们歧视的问题时,能够另辟蹊径,灵活处理,因势利导地设计出“天使的礼物”的活动,并且通过循循善诱地教导,对同学们产生了积极影响,这遵循了班队活动的创造性原则。

②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也属于一个简短的晨会活动,晨会活动具有教育性,即通过晨会活动,会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变化,使学生的行为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材料中的王老师通过设计“天使的礼物”的活动以及针对活动内容对同学们进行说理教育,使同学们的思想发生了积极变化,也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互相关心、平等相处。

③班主任在选择晨会的内容时,可以与行为养成相结合,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材料中的王老师通过开展“天使的礼物”的活动和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再歧视弱小的同学,而是与同学们平等和谐相处。

④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艺术家)。班主任应细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针对班级中学生对小辉歧视的问题,班主任王老师通过设计“天使的礼物” 的活动,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班级中建立起了积极的交往环境,体现出班主任在协调班级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⑤班主任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要坚持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王老师通过设计“天使的礼物”的活动,既表达了对小辉的关心,又教育了全班学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材料中的小辉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歧视,班主任老师虽然多次对同学们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这说明了班级中已经出现了不良的班风, 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重视情感教育。当班级里出现不良的氛围时, 班主任老师不能急于进行批评教育,因为这样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通过触动学生的心灵和情感来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材料中的王老师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开展了“天使的礼物”的活动,并结合活动对学生进行耐心教导,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从而使班级氛围有了很大转变,使同学们能够相互关心、平等共处。

②要善于抓住突破口。当班级出现不良风气时,班主任切忌形式主义,简单模仿,而是要因地制宜,从班级实际出发,选好突破口和切入点,从而促进班风向好的方面发展。材料中的王老师在对同学们进行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的情况下,通过给小辉过生日来作为突破口,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进行说服教育,从而改变了班级的不良风气,使班级氛围向好的方向转变。

③可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氛围,班主任老师可通过采用强化不相容的反应和模仿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材料中的王老师通过语言讲解,即通过肯定天使的行为,来矫正学生们歧视其他同学的不良行为,并且通过告诉学生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别人的天使,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需要温暖的人”来强化同学们的良好行为,并且呼吁同学们来模仿天使的行为,把爱和关心带给别人,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25.1)肖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提倡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和评价观,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值得赞赏。

①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在于建构学生主体。肖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批改作业的颜色,并且用“?”和批语代替了大大的“×”,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从教学观的角度来说,肖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心声,尊重并采纳了学生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进步。

③从教师观的角度来说,肖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肖老师通过用绿色笔来批改作业,同时用“?”和批语来代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鼓励着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纠错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④从评价观的角度来看,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提倡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肖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坚持用绿色笔来批改作业,且改用“?”和批语来代替“×”,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运用评语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学生起到了激励作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和成绩的提高。

2)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

应注意:①按时检查,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②认真批改,以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和缺陷。③仔细评定。作业一般应尽可能写上简短的评语,指出学生学习的“症状”或有独创性的见解。④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强化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运用。⑤重点辅导。对大多数学生在作业中易犯的错误,教师应找机会进行辅导、重点讲解或纠正。

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

26.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会认恨、漠等9 个生字,会写丑、

饥等8 个生字,会读冷漠、虚假等10 个词语;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6 的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发现课文中每句话的特点,并理解其意思。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助人为乐、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2)“饥”字的构字特点:左右结构,部首是“饣”,属于形声字,意为肚子饿,跟“饱”相对。“贫”字的构字特点:上下结构,部首是“贝”,总笔画是

8,一般指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

3)“暖”的右侧容易写成“爱”字,原因是学生先学会写爱字,对暖字的学习造成干扰,产生学习的负迁移。而“暖”字的左侧容易写成“目”字,因为“目”与“日”属于形近字,如果是观察不认真的学生容易写错。

教学过程:

①导入

通过太阳引导学生说出“暖”字,并让学生举例其他能体现“暖”字的事物,将学生引入“暖”字的教学中。

②拼音

提问学生“大家都说出了暖字,那么谁可以告诉老师,‘暖’字的拼音怎么拼?”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让学生小组讨论暖字的拼音标注,并提问学生上讲台上进行范写。

③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暖字的结构,并教学左右结构汉字的特点。让学生观察“暖”字的部首,并让学生明确,学习一个汉字要先学会找汉字的部首。

④字形

分解“暖”字,以“日”字旁为引,说明“日”即太阳,太阳是温暖的。之后,同时写出“暖”字的右半边与“爱”字,让学生观察、讨论其不同点。后落实“暖”字的正确写法,避开易错点。

⑤笔顺

让学生自主探究“暖”字的笔顺,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点评,选出认为回答正确的学生的答案,后由老师落实答案。

⑥书写

老师范写“暖”字,并让学生书写,老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

27.1)“对应思想”是指在两类事物(集合)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的思维方法。它是函数和方程思想的支柱。在小学数学中“对应”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数与形、形与形、量与量、量与率等的变化规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对应关系。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等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

培养学生对应思想的途径有:①在观察比较中

渗透对应思想;②在数形结合中渗透对应思想;

③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④在反思中渗透对应思想。

2)教学目标:

①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认识关系符号“>

<”“=”并理解其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②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培养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数学活动,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符号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3)教学过程:

①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a.回顾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

b.小猴欢欢今天过生日,它邀请了2 位好朋友一起参加生日派对,欢欢的爸爸妈妈帮它们准备了很多好水果,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图片:

2 根香蕉、3 个桃子、4 个梨)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②激发兴趣,类比迁移

. 认识关系符号

a.教学“=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小猴的数量(3 只)和桃子的数量(3 个)同样多,可以写成3 3 一样多。

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

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将3 3 一样多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 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 等于3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b.教学“>

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 2 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2

总结:猴子的数量(3 只)多于香蕉的数量(2 个), 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 写在前面,然后写“>”,后写2,读作“3 大于2”。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c.教学“<

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现在咱们来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1: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 4 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

总结:也就是说把3 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后再写4。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 4 少,读作“3 小于4”。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

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图,找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并用所学的符号进行连接。将摆图的结果写出来,再与他人说一说。

师:刚刚咱们认识了3 个很棒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优点了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d.辨析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尾巴朝小数。

. 小游戏

a.介绍游戏规则

出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

>”“<”或“=”连接。教师演示游戏玩法。教师出示5 3,学生选择“>”摆在两个数中间。

b.同学之间做游戏,一人出题,其余人摆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

<”“=”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③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 基础应用

a.让学生以独立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7 页“做一做”第12 题。

b.让学生以独立计算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8 页第

3 题,数一数,比一比。

. 内化提升

a.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 页的第6 题,涂一涂, 比一比。

b.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9 页的思考题。提出问题: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④全课总结

师:经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用>”“<”和“=”了吗?两个数比较大小,什么情况下用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号?可能有的同学早就认识“>”“<”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28.1)英语儿歌的特点:

①语言浅显。英语儿歌语句简单,语法结构单一,词汇简短。它能把正确的语法、词汇和儿童的口语结合起来形成优美、规范的儿童英语口语,适合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②形象具体可感。英语儿歌的语言格外突出形象性。它对于人和事物的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描绘得特别突出,能唤起学生对事物的注意、想象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③音韵和谐自然。英语儿歌的音韵悦耳和谐, 词汇的大量反复使用,不但能使学生们产生愉悦感,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④富于动作感。英语儿歌的动作性很强,节奏明快。学生们可以在其引导下活动四肢,调动全身机能,还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生掌握表示昆虫类的词汇ladybird/bee/butterfly/ant

②学生掌握冠词a an 的使用规则;

③学生能运用句型“What is itIts a/an ...”进行问答。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儿歌、flashcards 和问答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表示昆虫类的词汇,及其与冠词a/an 的搭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导入环节:

a.老师播放关于昆虫的英文儿歌动画。在歌曲结束后,询问学生在动画中看到了什么,以及在生活中是否见过这些昆虫。当学生答出昆虫名字时,教师出示带有昆虫图形的卡片。

b.再听一遍儿歌,让学生试着找出这些昆虫的英文名称,并尝试模仿发音。对能独立并准确

说出单词的学生,奖励其一张昆虫贴画;对于发音不太准确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发音。之后,借此向学生展示出今天要学的知识 ladybird/bee/butterfly/ant

(设计说明:儿歌动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快速投入课堂,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尝试模仿发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操练环节:

a.拍单词

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每人手持一张只有一种昆虫图形的卡片,再请一些学生依次上台,当老师说出某个昆虫的英文名字时,后来的学生就轻拍那种昆虫的卡片;

换一组学生,使四位学生分别手持一张带有昆虫英文名字的卡片,当老师说出某个昆虫的中文名字时,后来的学生就轻拍那种昆虫英文名字的卡片。

b.结对活动

S1:(拿出一张瓢虫卡片)Whats it

S2Its a ladybird. Its red and black. Its nice and it can fly.(学生尽可能多地描述这种昆虫)

(两人交换角色)

S1Its small. Its black. It has a headsix legs.

(学生尽可能多地描述)

S2:  猜学生1 所描述的昆虫)Its an ant.

请同学向大家展示对话,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对冠词a an 的使用规则进行引导和提醒。

(设计说明:活动a 采用TPR,充分调动学生全身机能,同时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活动

b 充分发挥学生的所学,在对话中复习旧知,同时巩固新知。)

29.1)歌曲特点: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 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走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2)教学目标:

①学会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②认真聆听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感受民族乐器的表现力,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③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地感受×与××的时值,同时能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3)教学环节: 节奏游戏:

①用“走、跑”边拍手边读出来;

②师出示12 张大荷叶,8 张小荷叶,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按节奏为小青蛙搭一座回家的

“荷叶桥”;

③用“大、小”边拍手边读节奏;

④师:小青蛙过桥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和样子呢?

⑤师用“跳、呱”读节奏,让学生分别在荷叶上贴上脚和嘴;

⑥生用“跳、呱”边读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荷叶桥”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来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动物歌谣:

①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唱了小青蛙,听了小青蛙,小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家。你会用这样的节奏为其它小动物创编一首找家的歌吗?

小组讨论、交流后表演。

②师:小朋友们的创作都很好!小青蛙活泼又可爱,帮助我们人类捉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要爱护它!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共同认识一下。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将节奏训练与创编歌谣相结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意识、环保意识。

30.1)教学重点:掌握手腕动作和球的落点正确。教学难点:手脚协调。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懂得手拍球的部位和运球时手对球的掌控的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进行直线行进间运球,发展身体协调性、控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对篮球的兴趣, 体验运球带来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3)易犯错误:运球时身体姿势不正确,不屈膝 而是弯腰。

纠正方法:运球练习之前,先进行身体姿势练习,要求屈膝、直腰、抬头。

31.1)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形象 之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肖像画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自画像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自画像的基本方法,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大胆表现。

②在观察讨论中学会自画像的表现方法,在创作中用比较自由的方式表现。

③培养作画的兴趣,使其热爱画画,在大胆作画中树立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教学过程:

环节一:游戏导入——抓小偷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警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个小偷偷了大袋大袋的钱向我们走来,同学们要赶快记住他的样子,他的脸型是什么样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就在这时来了一个警察,可是警察并不知道小偷长什么样,于是有人向警察提供了四张图片。同学们,你们这些小警察看看谁才是小偷?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

游戏中学会观察和区别面部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找到动力。

环节二:师生互动、交流

师:在刚刚的游戏中,小朋友们都很聪明,根据小偷的特征抓住了小偷。那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带来的镜子,说说自己的特征,你是什么脸型呢?什么发型?五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要仔细地从上往下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根据自身情况,培养并练习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环节三:指导观察

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外貌。

师:小朋友们,刚刚大家都很仔细,观察出了自己的特征,也说得非常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绘画笑着的表情。

②观看一组笑着的图片,观察笑着的五官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眉开眼弯嘴上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培养兴趣。环节四:创作指南

内容:自画像。绘画步骤:

①确定脸型;②添加发型;③绘画五官(眼睛在脸一半的位置);④自己设计衣服。

要求:

①画自己的头部或半身;②有表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他们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来绘画,从而让学生热爱作画,在大胆作画中树立信心。

环节五:评价展示

将全班同学的自画像展示在黑板上,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后教师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抓住面部特征作画的意识。

环节六:课后拓展

回家画一幅《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并展示给他们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课后小活动更亲近家人、朋友。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